当前位置:景点大全 >驴友游记 >motto的旅游空间> 大东北自驾游之十:美丽的海拉尔河谷

大东北自驾游之十:美丽的海拉尔河谷

2021-07-01 15:49:06 motto 阅读:2124 积分:2030  
相关景区攻略:

看过满洲里国门景区,我们开始回头往东去向呼伦贝尔、牙克石方向。

满洲里国门景区 @motto

满洲里市中心标志,没看懂其含义。

游记相册 @motto

已过12点,大概是因为在景区吃冰糕吃得太多,大家都不感觉饿,那就等等再说。

要问冰糕吃多少?70块钱的。出来国门,大家有点渴,准备几买块冰糕,一问20一块!没舍得买。

到了自贸区,又见卖冰糕的,一问5块一根,麻溜地买了7根,好像玉兴说肚子不好不吃没买;大家一聚头,小娟也买了7根!于是努力地、努力地吃,最后还剩三四根,化了,扔了。

游记相册 @motto

出了满洲里,美丽的海拉尔河就伴我们左右。河水滋养着这片美丽的草原,沿路又恢复了往日的风景,青草和干草捆遍布原野。

干草捆是调制成含水量在17%以下的干草,贮存前用各种干草打拥机压制成的草捆,一般每捆35-40公斤。干草捆不仅便于搬运、贮藏和取喂,且能较好地保持干草的绿色和香味,养分的损失也能减少。

游记相册 @motto

海拉尔河,蒙古语意为雪水之河,是额尔古纳河的上游河段。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吉勒老奇山西坡,呈东至西流向,其源流为大雁河,与库都尔河于乌尔旗汉林场汇合后始称海拉尔河。干流全长714.9公里,流域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积雪厚度可达半米,封冻期约200天。年中洪峰有两次,一是5月融雪期,一是8月夏雨期。

游记相册 @motto

经过乌珠尔苏木,乌珠尔苏木是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呼和诺尔是个湖的名字,就在前面路的左侧。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呼和诺尔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心地带,东面与呼和诺尔湖相依,南面与海拉尔河相通,北面与莫尔格勒河相连,紧邻301国道,东距海拉尔区46公里,陈旗巴彦库仁镇26公里,西距边城满洲里市160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景区以700多平米的多功能蒙古包式游客中心为主体,形成蒙古包群,可同时接纳2000人就餐,并能容纳600人住宿,有十几处景点供游客参观游览。

游记相册 @motto

呼和诺尔之美,美在她的纯净无瑕。在这片绿色奔涌的草原上,草儿在晨露中滋长,野花散溢着芬芳,清凉的风掠过,草原就会翻起绿色的波浪,一直流淌到与天际相接的地方。远处,成群的牛羊在徜徉,骑马的牧人在歌唱。

游记相册 @motto

呼和诺尔之美,美在她的粗犷奔放。这里有山一样雄壮的搏克手,这里有鹰一样矫健的驯马师,这里有潮水般奔涌而来的马群,这里有豪放不羁的蒙古汉子。在这里,您可以尽情领略马背民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壮志雄风。

呼伦贝尔大草原 @motto

呼和诺尔之美,美在巴尔虎蒙古族厚重灿烂的民族文化。巨大的勒勒车轮展示着岁月的沧桑,洁白的蒙古包雁阵排开,傲立的雪狼讲述着神秘的传说。

游记相册 @motto

我们决定停车去看看。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没忘记带上渔网。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因为天晴得不是太好,湖面略显阴沉。

游记相册 @motto

在蒙古语中“呼和诺尔”意为“青色的湖”。草原内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呼和诺尔湖景色最佳,湖面四周绿草如茵,湖水清澈洁净,犹如一颗闪亮的明珠。草原绿茵如毯,鲜花烂漫,蒙古包点点,这里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代表。

游记相册 @motto

竟然有一架小型飞机飞过湖面。

游记相册 @motto

湖面上水鸟不少,因为距离远,用懂鸟也分不清是和品种。腿短,不是鹤和鹬;颈短,不是鹳和鹭;喙细,不是鸭和雁;羽毛白中带灰,最大的可能是鸥。

鸥,鸥科动物,形色像白鸽或小白鸡,性凶猛,长腿长嘴,脚趾间有蹼,善游水。喜成群飞翔,三月份产卵。生活在海边的称海鸥,生活在湖边或江边的称江鸥,又有一种鸥,它随海潮的涨落而来去,人们称为“信鸥”。

游记相册 @motto

这只还衔着一条鱼。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下水趟趟,离岸十几米才刚没膝盖。湖底很平,很硬,很干净,没有一点淤泥和杂草。小鱼苗有一些,大点的鱼没见到,撒鱼的计划再次落空。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只好回去。

细看远处草丛中,玉兴正在出恭。

游记相册 @motto

湖岸薄薄的土层,下面就是沙土。

游记相册 @motto

草地上蝗虫不少,图片的左上角一直飞舞的蝗虫闯入我的镜头,咔嚓留住了瞬间。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沙参,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7-8月开花。

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

游记相册 @motto

这个没搜到,识花君识别为水蜡烛,也就是香蒲,明显不对头。

游记相册 @motto

右侧3公里是白音哈达草原景区位。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白音哈达嘎查境内,景区北有呼和诺尔湖,东北有蜿蜒曲折的海拉尔河以及莫日根河和海拉尔河汇流的湿地,301国道从景区西北侧穿过,距离海拉尔55公里。

景区四周是辽阔无垠的草原,草原植被覆盖率95%以上,天空澄清透明,草地碧绿清新,主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居高远眺,一望无垠的绿色尽收眼底,是夏季开展观光避暑、生态旅游和冬季开展冰雪旅游的最佳之地。白音哈达草原景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两级政府筹资建设的高端旅游接待景区,景区定位为高品质草原旅游景区和高端接待旅游目的地。

游记相册 @motto

路过陈巴尔虎旗。又想起老舍先生散文《草原》中的段落: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了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游记相册 @motto

陈巴尔虎旗隶属呼伦贝尔市,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边接着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水界线总长193.9公里。

游记相册 @motto

巴尔虎部落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部落,铜石并用时代居住在贝加尔湖畔。1732年、1734年到呼伦贝尔戍牧屯边,是呼伦贝尔原住民之一。鄂温克族通古斯部落是从“十月革命”前后从额尔古纳北岸迁入陈巴尔虎旗境内定居,成立了鄂温克民族苏木。

巴尔虎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古称“拔野古”。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唐朝在今贝尔湖畔建立了以巴尔虎人为主的幽陵都督府。

清康熙年间,有一部分巴尔虎蒙古人被编入八旗,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布特哈广大地区,还有一部分成为喀尔喀蒙古(今蒙古)诸部的属部。

游记相册 @motto

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将包括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和巴尔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属3796人迁驻呼伦贝尔牧区,以防俄人侵扰。其中275名巴尔虎蒙古人便驻牧在今陈巴尔虎旗境内。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政府又将在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志愿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尔虎蒙古人迁驻克鲁伦河下游和呼伦湖两岸即今新巴尔虎左右两旗境内。从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迁来的则相对被称为“新巴尔虎”,即“新来的巴尔虎蒙古人”之意。新巴尔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民国八年(1919年)建陈巴尔虎旗。

游记相册 @motto

前面马上到呼伦贝尔市区,水源提议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去看看,车往右一拐,跨国海拉尔河就到了。

游记相册 @motto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城区铁路工人新村北部,定位为国家5A级战争主题公园,总面积110公顷,是在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上建立的,是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一体的军事主题红色旅游景区,是国内少有同类题材主题公园之一。

游记相册 @motto

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也称海拉尔筑垒地域,始建于1934—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在海拉尔修筑的以内陆防御为主的军事工事。其中的北山阵地,是国内同类遗址中地上地下工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环行防御阵地,也是海拉尔防区的指挥中心。

游记相册 @motto

该遗址为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修建的十七处军事工事中的一处,并且是其中规模最大和目前国内同类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海拉尔要塞由5个主阵地和4个辅助阵地组成,以敖包山和北山阵地为主体,占地22平方公里。军事工事在修建过程中,日本关东军从中国内地抓来数万名劳工,工程结束后,为保守军事机密,关东军将劳工全部杀害,海拉尔河北岸“万人坑”内的嶙嶙白骨就是铁证。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园区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面建有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设四个展厅,分九个单元,展出了抗战各个时期的文字资料100余万字,珍贵历史照片1000余张,地图39幅以及大量的战争实物。

呼伦贝尔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既有时间原因,也有省钱的问题,还有肚子的问题,你没有买票进去。快下午四点了,我们还没吃午饭。

呼伦贝尔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在呼伦贝尔市区北部的祥泰酒店、祥合宾馆的楼下一处叫宴香居老菜馆的的地方吃了午饭。大厨已经打烊,老板娘给下的水饺,还拍了蒜汁,印象中临走还拿了几瓣蒜。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饭店门口的笼子里,老板竟养着几只大号的疑是蝈蝈的昆虫,灰色,个头要比常见的蝈蝈大许多。到底是不是蝈蝈、蟋蟀或者蝗虫,还不能确认。特别是背部无翅,没有强壮的后足,这些都异于它们。说是蝼蛄吧,更不像。

期盼高手指点迷津。

游记相册 @motto

过呼伦贝尔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

游记相册 @motto

海拉尔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市辖区,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交通、信息、旅游中心, 2018年海拉尔区户籍人口28.5万。

游记相册 @motto

居住在海拉尔地区最初见诸史籍的民族是东胡,东胡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继而向东胡族发动袭击,一举大破东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匈奴,海拉尔为左贤王庭辖地。

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呼伦贝尔盟撤盟设市,为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驻地。2002年2月,撤销县级海拉尔市,成立海拉尔区。

游记相册 @motto

沿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高速向东行进。

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机场,国家一级4C级机场,呼伦贝尔中心机场。始建于1932年,前身为海拉尔东山国际机场,2011年正式更名为“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目前已开通(或曾开通)飞往北京首都、北京南苑、呼和浩特、加格达奇、根河、扎兰屯、新巴尔虎右旗、阿尔山、西安、通辽、哈尔滨、大庆、沈阳、长春、长沙、福州、烟台、青岛、无锡、南京、南昌、南通、宜昌、杭州、深圳、秦皇岛、广州、石家庄、天津、上海、大连、宁波、郑州、合肥、厦门、武汉、昆明、兰州、海口、济南、俄罗斯赤塔、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蒙古乔巴山、蒙古乌兰巴托等城市的航线。

机场路雕像群恢弘大气,极富民族特色。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

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最具特色。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

游记相册 @motto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牦牛、鹰、天鹅、树木等等。《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牦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游记相册 @motto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从历史上看,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到忽必烈建立元朝,都是借助于弓马骑射之长。《元史·兵志》云:"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明清以来,骑射在其狩猎和护射防敌中仍起重要的作用。明《夷俗记》中关于骑射的记载:"上马则追狐逐兔,下马则控拳臀张。"就是当时骑射生活的真实写照。

游记相册 @motto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娱乐活动之一,草原上的人们把蒙古式摔跤称作"搏克"(蒙语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它是蒙古族三大运动(摔跤、赛马、射箭)之首,不管是祭敖包,还是开那达慕,"搏克"都是不可缺少的主项。2006年,蒙古族搏克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搏克比赛在悠扬激情的"乌日亚"赞歌声中开始,比赛场地无特殊要求,有一块平坦草地或土质地面即可举行。选手们挥舞着壮实的双臂,跳着模仿狮子、鹿、鹰等姿态的舞步入场。比赛规则简单明了,不限时间,参赛者也不分体重,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为负。搏克运动要求选手腰、腿部动作协调配合,在对抗中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当第一次出猎调驯猎狗时,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热血,使其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要禁忌猎兔子。否则在追逐狐狸时一旦遇到兔子就会失去主要目标。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狗必须领会以下几点:吹口哨、示意、招手、指点、呼唤等暗示和要求。一只好猎犬不仅能抓住野外奔跑的狐狸,而且能把窜进洞穴的狐狸从洞中咬住尾巴拽出来。

猎狗每日喂一次食。在喂米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兔肉和羊肉等肉食,但须将肉煮熟加盐放晾后才喂。猎狗喂食量要少,掌握一定的标准,切忌喂得太饱。在冬季数九天,为预防狗掌冬裂需用蒜泥涂于狗掌。进入五九天,须将猎狗拴于带汉渍的鞍屉上进行控腹吊膘。

游记相册 @motto

呼麦,又称喉音唱法、双声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阿尔泰山周围地区诸多民族的的一种歌唱方式,并非蒙古族所独有。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早在12世纪蒙古形成民族之前就已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呼麦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匈奴时期,即在匈奴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呼麦。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模仿大自然的声音,他们认为,这是与自然、宇宙有效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由此人体发声器官的某些潜质得到开发,一人模仿瀑布、高山、森林、动物的声音时可以发出"和声",即呼麦的雏形。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马鹿是所有马鹿亚种中体型最小的,体长200 - 230厘米,体重145 - 300千克。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腿细长,善奔跑。雄鹿有角、眉叉从角基部伸出,第二叉紧接眉叉之上,共4-6叉,多达8叉。毛色均匀,冬毛棕灰色,成兽体侧无花斑,臀斑大而明显,呈浅赭黄色,其上缘及外缘为棕黑色。

栖息于稀疏灌丛,荒漠草原,或下至溪谷沿岸活动。食物种类十分广泛,随季节和地区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植物性草及树叶等。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和宁夏贺兰山地区。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认为,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马性子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蒙古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蒙古人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秋天长膘期不准骑马狂奔使马出汗。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

游记相册 @motto

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在历史漫长的岁月里,驯鹿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古鄂温克人从野生动物“索格召”捕抓之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驯养成为今日的驯鹿。鄂温克语驯鹿称为“奥伦”,驯鹿雄雌均有角。驯鹿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驴而非驴,因而俗称“四不像”。

驯鹿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驯鹿成为鄂温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护驯鹿,视为吉祥、幸福、进取的象征,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因此,驯鹿具有民族特色,很有代表性,鄂温克人将驯鹿确定为鄂温克族的吉祥物。

游记相册 @motto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游记相册 @motto

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在众多乐器中,马头琴最受蒙古人推崇。马头琴是蒙古人独有的传统乐器,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传统马头琴是个长约四尺,以木为杆,顶端雕刻一个马头,下端有一铲形皮鼓,用马尾系成两条弦,再用马尾做成一个弓弦,演奏时它能发出悠扬深沉的声调。马头琴的演奏与其它拉弦乐器有所不同,它的弓弦不是夹在琴弦之间,而是琴弦外拉奏。

游记相册 @motto

这两位是谁,真的不敢妄言,希望高手指点。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还没下高速,成武田集老乡老陈延斌就携夫人、千金在高速下道口接我们,实在诚惶诚恐。下午6点到达牙克石,入住橙子精品酒店。

游记相册 @motto

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下辖县级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大兴安岭中脊中段西坡。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590平方公里。

牙克石满语意为“要塞”之意,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和交通中心,是滨洲线、牙林线两条铁路干线,绥满高速公路和301国道两条公路的交通枢纽。素有“中国森林工业之都、冰雪之乡”的美誉,市区凤冠高级滑雪场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雪上运动基地。

游记相册 @motto

老乡见老乡,没有满眼泪汪汪,倒是满堂喜气。老于和老陈关系很好,为姑娘上大学帮了不少忙,今年姑娘又考上了研究生,皆大欢喜,能不高兴?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正宗的蒙古大餐,清炖羊肉,酱煲羊蹄,风味血肠。吃法也正宗,主人亲自下手为我们切羊蹄、分血肠,咋一开始还真地很不习惯。

游记相册 @motto


游记相册 @motto

酒至半酣,让媳妇孩子们归家,今夜不醉不还。

老陈年少出外打拼,现在事业有成,兄弟和父母也随他而来,宛如春秋迁徙的鸿雁,离别愁,思乡情岂可一言蔽之。

游记相册 @motto

散场时,已是深夜十点。

motto的游记列表
微信扫一扫,免费获取9000景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