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景点大全 >驴友游记 >北京夕阳的旅游空间> 晋祠

晋祠

2018-12-14 20:55:24 北京夕阳 阅读:3435 积分:2011  
相关景区攻略:

                                            晋    祠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 文化 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00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 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 、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关于晋祠的故事,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晋祠公园东南部 ,是公园 水乡。这里俗称南湖 ,水色碧秀,湖上有三孔 桥,桥上行人,桥下 泛舟,一派江南秀色。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砖  雕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凌云阁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唐风晋韵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唐宋遗风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龙起晋阳。 这是目前太原市最大的群雕塑像,矗立在晋祠公园中心,正对公园大门,距大门内侧的“初唐发轫”牌匾200米。塑像造价270多万元,宽9.5米,高6.99米,连基座则高达9米,共用青铜23吨;是由省雕塑协会主席张熙玉历时3年,十易其模完成设计后,交大连一家青铜艺术公司制作而成的。 雕像人物为唐太宗李世民及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征、李勣、马周六位贞观勋臣。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晋祠正门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三晋名泉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晋祠著名的三匾额之一,水镜台。“水镜”二字,取于《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故曰“水镜”。 有趣的是,水镜台上部所悬有一匾额“三晋名泉”,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而卷棚则是清代补建,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对越牌坊建于明代万历四年(1576年)。不仅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玲珑,彩绘鲜艳,极富观瞻价值,而且它的问世饱含着一段母子情深的故事。

        相传明代书法家、晋祠附近东庄村人高应元为治其母亲偏头疼顽症,到晋祠为母焚香祈愿,所求签上有“添砖加瓦”四个字。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少了牌坊,所以,就在圣母殿前不远处献殿和金人台之间建一座牌坊。计划中的牌坊比较小巧,但动工后不久母亲的头疼病就好了,因此高应元更改计划,改建成如今这座高大的牌坊,取名“对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这就是有“雄伟之笔”美誉的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的“对越”二字。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对越”一词源出于《诗经》,原义是报答宣扬祖先功德,这里寓意报答宣扬母德高尚,母亲在这儿既指唐叔虞之母邑姜,又指高应元之母。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西南隅的一尊铁人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献殿。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献殿于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宝。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始建年代和旧址都不详,根据《水经注》纪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现存此桥,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及同时建造的。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样翻修。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复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面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为了形成一个深二间(四椽)宽阔前廊,其构架作了特殊处理:将殿下檐前廊当中三间的四道梁架加长到深二间(四椽),梁尾插到殿身单槽缝的内柱上,使殿身前檐当中三间的四柱不落地面而立在上述梁上,并把殿身正面的门窗槛墙后推到内柱之间。殿内部分深三间(六椽),上架通梁,空间完整高敞。殿柱侧脚和生起显著;檐口线从次间上翘,形成富有弹性的檐口曲线。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殿前四周围廊,为人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大殿前廊柱上的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二年(1087年)。八年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周柏。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 。周柏位于圣母殿 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多年,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在当地人眼中,这株古柏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清代著名书法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 ,曾以"晋源之柏第一章"的题词来讴歌它。这株古柏,与晋祠齐年,因而名为"齐年柏"。"古柏齐年"与难老泉、宋塑侍女像合称为"晋祠三绝",成为晋祠最让人有回味余地的旅游景观,成为晋祠八景之一。来到晋祠旅游的人,大多要与"齐年柏"合影留念,成为了一种时尚。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圣母殿位于晋祠西端,创建于北宋天圣(1023~1031)年间,是为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殿作重檐歇山顶,四周绕以围廊。为适应祭祀的需要,前廊建成一深达7米的敞厅,8根柱上皆木雕蟠龙,是现存宋代建筑艺术中,时间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大殿。据木座后吕吉墨书题记可知,彩绘塑像系宋元二年(1087)所造。殿内尚存43尊彩绘塑像,除圣母像两侧小像是后补者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殿内四周彩塑侍从人物:有几名是宦官及男装侍女,其余侍女装束为晚唐、五代的长衫或短衣长裙,头或梳双螺髻,或梳堆云髻,上裹彩色巾子。手中各持一物,有的是为帝后供奉文印翰墨,有的洒扫、梳妆,有的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姿态神情极为自然。泥塑虽经后世装銮,但塑造手法仍清晰可见。丰满的面庞,眉宇间细微的起伏都显露出少女的妩媚。随年龄的长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和风度,他们有的持巾俯首,有的持物而立,细致的身姿动态的处理,使众多人物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注重人物的真实描写的特点。衣纹的塑造也体现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艺。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殿内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塑像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传统,又据不同题材有所变化。座后屏风皆绘以水波纹装饰,也是宋代流行的手法。圣母衣着绸缎,质地柔软,袍服随着人体、座垫、木座,有节奏有变化地层层垂下。侍女长裙衣纹多作程式化的表现,但帔巾、正面下垂的绶带以及所系不同形状的玉佩,不仅表现出不同的身份,更增加了造型上的变化。圣母殿彩塑表现了雕塑家处理群像泥塑所作的苦心经营。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难老泉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 ,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 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难老泉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 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的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泉水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难老泉亭中匾额甚多,其中以明末清初傅山所题“难老”匾最为著名。傅山的“难老”二字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读书台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三台阁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俯瞰晋祠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唐叔虞祠大殿的雕塑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唐叔虞塑像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旁边的关帝庙供奉的关公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唐叔虞祠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老爷阁。关羽亦称关老爷。晋祠正门右前方的老爷阁,为后人纪念关公而建的一座阁楼。
山西晋祠 @北京夕阳




北京夕阳的游记列表
微信扫一扫,免费获取9000景点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