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景点大全 >驴友游记 >NIT铁蛋的旅游空间> 消夏旅养随记 • 08 • 晋西河山

消夏旅养随记 • 08 • 晋西河山

2025-09-10 11:57:20 NIT铁蛋 阅读:33 积分:2006  
相关景区攻略:

阳城县境内,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横贯东西。县域西部的横河,镇区海拔1000米整。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过横河西去,翻越小尖山,海拔增高,村居渐稀。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过了小尖山隧道,又见“画家村”李圪塔。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记得上次路过这里是晚春,村西头同一位置停的车。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李圪塔位云蒙山西北脚下,村庄建筑群沿谷展开,晋南传统地域特色保存完好。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李圪塔村曾是李圪塔乡政府所在地,撤乡并镇时并入董封乡。原来的供销社、粮站、电影院、经联社等古建筑保存完整,被“艺术大师”们相中,改造为”艺术公社“,成为艺术家和艺术系学生的采风胜地。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太行一号线村南擦过,老村体被保护下来。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画家圪塔"亦为康养小镇,有近两百间各式民宿。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有普通宾舍,也有高端民俗、画家工作室。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住下来,有机会跟着大师学艺。
画家圪塔艺术康养小镇 @NIT铁蛋

李圪塔西去,历山方向。
舜王坪 @NIT铁蛋

一号路野景区。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NIT铁蛋

山西的三个一号公路,主线是大环线。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NIT铁蛋

谷底小溪,小桥头有牌坊,那边就不归晋城管了。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NIT铁蛋

这个地方名字很特殊,西哄哄。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NIT铁蛋

过了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零公里“碑,运城垣曲县的“西哄哄”。这里距离黄河边,还有百里。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NIT铁蛋

历山舜王坪是晋城沁水和临汾翼城以及运城垣曲三家共同所有,山下分别有3条路可以上舜王坪。向领导报告:六月是舜王坪野花盛开的最佳时节……三伏天不宜去舜王坪,上面没阴凉……山路很险,要下雨了。

舜王坪 @NIT铁蛋

那就景区门口打卡,向舜王致礼吧。

舜王坪 @NIT铁蛋

黄河一号路一路下坡,途中有观景台。天气不好,那边是舜王坪都搞不清。
舜王坪 @NIT铁蛋

好在有之前的留影~舜王历山清晰可见。
舜王坪 @NIT铁蛋

路尽头,黄河小浪底水库垣曲库区古城段。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NIT铁蛋

古城湿地公园,近年才升级为国家级,是以小浪底库区水域为核心形成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NIT铁蛋

古城半岛处在亳清河与允西河交入黄河口之间,几十公里岸线库尾边滩涂,退耕还湿、栖息地修复等工程已经起步区。据说,今年很多白鹭、苍鹭来此筑巢繁育,古城湿地建立了立体监测体系,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垣曲县以黄河小浪底库区古城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主核,以沿黄旅游公路垣曲段为主轴,持续推动黄河小浪底库区综合治理,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NIT铁蛋

如今,这里有黄河特有的鱼类10种;60余只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已成为这里的“常住居民”;每年400余只小天鹅在回迁途中选择在此短暂歇脚;冬季,2.5万只候鸟扎堆越冬,反嘴鹬、赤膀鸭、冠鱼狗、普通秋沙鸭、琵嘴鸭、花脸鸭等新物种也纷纷现身。海拔260米的库区沿线成片生长的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更是为鸟类栖息构筑起绿色屏障。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NIT铁蛋

对一下两年前,有何变化?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NIT铁蛋

夏季不是运城黄河旅游的好季节,小浪底库区岸边还不到海拔三百米。
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NIT铁蛋

与领导商量,决定穿越运城市域,先去后土祠祭拜,顺便河东再看黄河日落,之后过河去韩城。
后土祠 @NIT铁蛋

赶到万荣后土祠,下班了。

后土祠 @NIT铁蛋

打卡,到此一游。

后土祠 @NIT铁蛋

一旁有高地“望河台”,上去回首能看到后土祠里面。

后土祠 @NIT铁蛋

万荣”后土祠“,古称汾阴后土祠,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

后土祠 @NIT铁蛋

后土祠西、北两面紧临黄河、汾河,依山傍水,地势开阔.

后土祠 @NIT铁蛋

陕西那边的司马祠,落日正下方,隔黄河相望。

后土祠 @NIT铁蛋

万荣后土祠,原地为汉文帝所建汾阴庙,汉武帝元狩二年 (前121年)建后土祠,是华夏民族最早祭祀后土(地母)的发祥地。这里亦是历史上帝王祭祀地祇次数最频、规模最盛、规格最高的皇家祠庙,被誉为“中华祖祠”。汉、唐、宋三朝就有8位帝王24次在此亲祀。

后土祠 @NIT铁蛋


历史上的后土祠多次被黄河冲毁,清同治 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万荣后土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祭祀土地神叫后土娘娘的神庙,传说后土娘娘是较之炎黄更早更远的中华最古之祖。

后土祠 @NIT铁蛋


之前对运城西部缺乏了解,河东的鹳雀楼和后土祠秋风楼长得像,分不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后土祠 @NIT铁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中条山阴的鹳雀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军事戍楼,元朝初年毁于战火,直到1997年得以重修,73.9米高。

后土祠 @NIT铁蛋

后土祠地处万荣县,这里的人有文化,万荣笑话天下闻名。

后土祠 @NIT铁蛋

后土祠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去对岸的韩城,南北过黄河都要绕大圈。记起往南有“洽川黄河浮桥”,走那边去韩城,再往延安不用走回头路。

后土祠 @NIT铁蛋

又见黄河“险工”,领导兴趣依然。洽川段,黄河滩涂辽阔,湿地成万亩荷塘与良田。

后土祠 @NIT铁蛋

黄河浮桥,对面是陕西洽川镇。

后土祠 @NIT铁蛋

雨季水大,禁行。古渡断航,对岸的洽川风景名胜区只能隔河遥望。陕西那边黄河西岸,有10万亩的芦苇荡和15万亩的湿地保护区。

后土祠 @NIT铁蛋

当地人称之”吴王古渡“,网上有人撰文说是吴王阖闾所建,没文化太可怕。

后土祠 @NIT铁蛋

古渡坐落在临猗县角杯乡吴王村的黄河岸边上,相传由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所建,兴于西汉盛于大唐。

后土祠 @NIT铁蛋

吴王古渡名字由来,有人说是因吴王村(村内有吴、王两姓)而得名。有人说是由汉吴王刘濞而得名。刘濞是刘邦侄,封吴王。刘濞父亲刘仲曾为合阳侯,在今洽川,古渡口西岸陕西那边。陕西这边只认”吴王村“。

后土祠 @NIT铁蛋

明清时代,吴王古渡与禹门渡、风陵渡并驾齐名,号称黄河三渡。共和国时期,这里是342国道黄河渡,黄河上最长的浮舟桥。菏宝高速公路临猗黄河大桥建成,吴王古渡渐渐被遗忘了。

后土祠 @NIT铁蛋

告别吴王古渡,河东绕上一大圈,上临猗黄河大桥跨越黄河,夜入韩城,老城住下。

韩城古城 @NIT铁蛋

韩城的花椒酸奶和小吃街,让我家领导惦记了好久了,必须第一时间去寻找。

韩城古城 @NIT铁蛋



NIT铁蛋的游记列表
微信扫一扫,免费获取9000景点攻略